日治時期台灣近代建築外牆磁磚形式與色彩變遷 一

日本關東大地震(大正12年:1923),當時許多紅磚建築倒塌,震災過後,除重建外,新建建築多從紅磚造轉變成耐震性較優的R.C.構造,此外,同時期外覆「赤小口磁磚」之R.C.建築因外觀類似紅磚造,其也與紅磚造建築同時消蹤匿跡。而後,在災後復興之新建建築中,外部裝飾開始出現「濕式無釉磁磚」及「粗面磁磚」,其中以「Scratch 磁磚」及有溝紋的「筋面磁磚」最具代表性。

日治時期末期之台灣近代建築上,較常看到黃綠•青綠色或青灰•灰綠色系磁磚,在台灣稱為「國防色磁磚」,其經相關檢視後雖仍無法斷定是否真具國防意涵,但這類色彩為當時建築最新流行色之可能性相當高。

磁磚既屬「陶磁器」又是「建材」,兼具這兩種特質為其最大特色。自古以來人們在各種陶瓷器上添加了許多造型變化與裝飾,向來受到人們的喜愛與利用,此外因磁磚屬於「建材」,所以在世界各地之建築與一般大眾之日常器具中,亦具有相當重要的比例。最早期製造的磁磚色澤變化,主要來自於原料與窯燒溫度、各地土壤之既有色彩、礦石成分、混練至坯土的各種素材,以及窯燒採還原燒或氧化燒之差別,這些都會讓磁磚成品色彩因而產生變化。此外,若在素面磁磚表面上釉,即會產生藍、青、紅、綠、黃、紫、褐、白、黑等色彩變化,而若是採用閃光釉(Luster),則會在陶器表面形成具金屬質感的虹彩光澤,在西元10世紀時,古波斯、阿拉伯、埃及等地區即相當時興這類上閃光釉的陶瓷製品。

多彩磁磚之運用最初是始於回教國家之建築,而後在西班牙、義大利、荷蘭、英國、法國等歐洲國家,也從古代即開始採用這類磁磚進行建築物外觀或內裝之裝飾。而因為上釉磁磚能夠長久保持原有鮮豔色彩,讓建築可保持裝飾效果,所以世界各國建築也就得以保有初始的鮮麗外觀。作為生活器具的陶瓷器擁有相當久遠的歷史,而磁磚亦令人意外的具有悠久歷史。依據考古學的推定,大概從4,600~4,700年前,人們即開始在建築表面貼上磁磚,如:埃及金字塔的內部壁面即全面採用磁磚進行裝飾。

若以台北現存之主要日治時期建築為例,如:台北郵局(原台北郵便局:1930年)、台北市警察局大同分局(原台北北警察所:1933年)、內湖區民活動中心(原內湖庄役場會議室:1935年前後)、台北中山堂(原台北公會堂:1936年)、行政院(原台北市役所:1940年)等建築,其外牆所使用之磁磚,在文建會、台北市文化局、各建築管理單位等之公開資訊及導覽資料中,除了「國防色」磁磚之說明外,還有「防空防護色」、「防空防護」、「防空作用」、「防空效果」等文字針對防空效果進行說明。

台灣之台中火車站(大正6年:1917年竣工) ,兩建築皆採用「英國積」砌法以裏積煉瓦砌出結構體,再於表面黏貼「赤小口磁磚」,整體建築外觀呈現出「小口積」建築樣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