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治時期台灣近代建築外牆磁磚形式與色彩變遷 二

昭和年代之初(1926年~)應可算是磁磚新時代的開始。其一理由為過去以來混亂的各種稱呼,得以用「磁磚:tile」此名稱予以統一。

 

(1) Scratch磁磚

帝國大飯店所使用之「Scratch煉瓦」厚度約為50 mm,而「Scratch磁磚」之厚度則為15 mm左右。這種磁磚的製造方法是在磁磚胚體半乾的狀態下,以一排梳子狀的細竹棒或釘子,刮過表面以製造紋路,應用在建築物外牆時會產生陰影效果,且帶有樸素又溫馨的感覺,因而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,特別是當時的官廳建築與大學建築皆常使用這種磁磚。帝國大飯店所使用的Scratch煉瓦,當時在日本又稱為「簾煉瓦」(sudare renga),意為具有竹簾狀溝痕的煉瓦。此外,初期的Scratch磁磚,也被稱為「簾磁磚」(sudare tile)。雖然上述之Scratch煉瓦、Scratch磁磚並非萊特所發明,而是當時美國常用之建材(註16),但這兩種建材會在日本大為流行,卻是因為萊特帶來的機緣所致。

其後,在日本流行的Scratch磁磚幾乎都是無釉的坯土原色、或是由土中成分顯現色彩的黃褐色系磁磚,雖然也有一部分是施釉Scratch磁磚,但釉色還是採用淡黃色、淡黃褐色等色系,因此,這種色系也就成了大正末期到昭和戰前之建築外觀色彩特色(照片10~15)。雖然在日本本土流行的Scratch磁磚多為無釉製品,但在台灣所使用者則幾乎都是施釉製品,如:林百貨店(1932年竣工)、司法大廈(1934年竣工)即為其中案例。

 

(2) 粗面磁磚

「粗面磁磚」與Scratch磁磚是同時期的濕式磁磚,是在坯土中混練入砂或耐火黏土(schamotte),所以表面非光面且帶有粗糙的不滑溜質感,色彩屬黃褐色系,直到昭和9年 (1934) 前後仍為廣受民眾歡迎的人氣建材。使用粗面磁磚的建築代表案例為甲子園旅館(昭和5年竣工:1930年),設計者為建築大師萊特的弟子遠藤新。此外,京都市美術館(昭和8年:1933年)亦是日本國內使用案例之一 (照片18)。另在台灣,則有台灣大學舊總圖書館 (1929年竣工)  等使用案例。

 

(3) 筋面磁磚

「筋面磁磚」在台灣稱為「十三溝」,日本最早的使用案例是大正5年 (1916) 建成的內閣官舍大門,雖然目前已被拆除,但留存記錄顯示當時使用了淡黃色小口磁磚(註17)。筋面磁磚基本上是採用乾式製造方式,為具有十三條壓縮成型之山筋(溝痕)的無上釉磁磚,其標準尺寸為小口 (約110 mm x 60 mm,即磚塊丁面大小),而小口磁磚的山筋數有十- 31 –

三條、十九條及二十五條等,山筋(溝痕)的形狀則有山形、丸形、凹丸形、Tape.等類型(圖6),其表面質感與粗面磁磚相同,再於表面壓印具規則性的溝痕。在日本,從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相當流行「筋面磁磚」,但到昭和初期之後,因同時期的Scratch磁磚大受歡迎,所以日本境內其後就很少使用筋面磁磚了,倒是當時的台灣公共建築卻仍繼續大量使用該類型磁磚(照片20)。

以上截載至: 堀込憲二之日治時期台灣近代建築外牆磁磚形式與色彩變遷之研究